作者简介:帕格尼尼,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,化学工程硕士,毕业后就职美国多家跨国公司,曾短暂派驻欧洲,对欧美社会有深刻亲身体会。
上个月回国给母亲过70大寿,和亲戚们酒过三巡之后,不少亲戚在酒桌上对特朗普的移民政策侃侃而谈,一边说着,一边往我这边瞟,言下之意,似乎是对我有所影响。
打特朗普上台之后,母亲总是隔三岔五地对我在美国的工作表示不安,生怕我会哪一天突然给遣返了一般。不过,从我个人角度来说,真的不觉得,特朗普的行为有什么问题。
经常说,美国收紧了移民政策,这话是没错。可问题是,到底是收紧了哪一部分的移民政策?
众所周知,美国的移民主要是分EB-1,EB-2,EB-3,EB-4,EB-5这几种。
其中,EB-1,属于精英中的精英,在科研、体育、管理等领域上,有着突出成就和贡献的人。但是,考虑到世界精英都想来美国施展拳脚,激烈之猛烈,寻常人想都不要想。
比较实际的,很多人选择的,也是我的移民路径,是通过EB-2,EB-3。
我是在2002年,拿到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录取通知书,然后,顺利申请到了给全日制留学生提供的F1签证。
稍微说一下美国移民这块,可以说是十分的琐碎。主要分为学生签证,F1和工作签证H1B。
拿到全日制大学录取通知书后,提出申请,便能够拿到学生签证,即F1。
如果在校期间想要打工,那就需要申请CPT,注意,不是每个学校都有CPT的申请资格的,这部分需要提前咨询清楚。
等到毕业以后,找到工作之前,这部分的时间比较尴尬,不能算是学生,可又没工作,这部分缓冲期需要申请OPT。
如果说,OPT缓冲期都过了,还是没能找到工作的话,那只好去申请H1B,工作签证。
当然,不是学生,想要移民的话,直接就可以申请工作签证H1B。
我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直念完硕士,抽中了OPT,在OPT失效前找到了工作,拿到了H1B,工作了两年后,申请到了绿卡。
其实,抽中OPT是存在一个算是潜规则的概率的,本科学历一年只能抽一次,而且,抽中率在30%左右。硕士一年可以抽两次,概率是60%左右。
说到这里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?
学历越高,抽中的概率越高。
再通俗一点,从美国的角度来考量,拿到F1签证,来留学的,是来交学费的,这部分,自然是多多益善。等到毕业后,要在美国工作,在美国赚钱,进而享受美国的福利,这就需要进行筛选,优中选优,只留下精英来。
- 一个是H1B,也就是工作签证。
从理论上来说,H1B是美国公司在该专业上急需,又在国内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后,不得已雇佣的外国人。
当然,再好的理论,那都只是理论,实际操作上,是存在很多人为主观因素,好比:什么叫急需?到底能不能找到?
这其中不乏诸多的灰色地带,这也是长期以来,很多人移民美国时钻的法律漏洞。
倘若说,美国经济势头强劲,劳动力缺口大,那么对于这部分灰色地带,睁只眼闭只眼,彼此心知肚明含混过去就可以了。
问题是,自2008年次贷危机后,美国经济增长放缓,失业率居高不下,这时候,便死抠“急需”,“找不到”的字眼,把这部分不是特别精英的人,阻挡,甚至赶出美国,从而给美国人腾出就业岗位。
毕竟,美国,首先是美国人的美国,保障美国人优先就业,这本身无可厚非。
特朗普收紧移民政策,有一部分,是对原本的灰色地带,可以通过,又可以不通过这部分,进行调整,要求更加苛刻。
- 另外一个,特朗普收紧的移民政策,是所谓难民,政治避难这块。
我实际上一直很好奇,凤姐怎么能来美国工作?后来才知道,罗玉凤是走的难民,政治庇护这条路径。
所谓政治避难,就是提供证据,自己在国内受到迫害,有人身安全的顾虑,据说,凤姐提供的是大量网民对其谩骂攻击的截图。
这种靠编造故事来换取政治庇护的行为,美国方面起了一个很生动的名称——“小说家”,就靠着编故事来骗取庇护。
说到这里,我想问一个问题,这种削尖脑袋想去美国到底图的是什么?
美国优厚的福利政策?
需要承认,美国的福利政策确实很不错,上公立学校免费,去公立医院看病免费,低收入的话还能拿到粮食券,能源补助,房屋津贴……
我看过不是国内机构帮助办理美国移民的时候,都会提到这些,也确实不少有意移民美国的,是冲着这些优厚条件去的,有的甚至想着在国内工作,却享受着美国的福利,这说穿了,不就是想要揩油吗?
美国人能欢迎这样的行为?
不说别人,我的不少亲戚也有这样的想法,而且,不少人还振振有词地说:“美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吗?”
言下之意,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,就是应该无条件向全世界有意愿移民美国的人开放。
真的如此吗?
如果说,只是从移民的字面来理解的话,美国,的确是一个移民国家。
美国所处的北美大陆,原本是土著印第安人的天下,然后,从英国来的移民前来定居殖民,就此说美国人是移民国家,似乎一点毛病都没有。
但,再多问一句,请问,照这么说的话,这个世上,真的存在不是移民的地方吗?
哪一个城市不是从一个荒地,从一小部分人,慢慢聚集更多人,变成大城市的?任何一个自称本地人,打小生长于斯的人,往祖上倒腾三代,还是当地的就已经凤毛麟角,要是再上朔个七八代,几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本地人了。
如此,再重新问一下,到底什么才是本地人?
应该是最早抵达的一群人,形成了一个核心群体,然后,后来加入的人,以这个核心为中心,不断扩大,只要是生活于斯的,就能称之为本地人。
最早抵达的一批人,形成的那个核心群体,实定下了今后这个地区的文化核心,而今后加入的人,正是认同了个这个价值取向,这才能融进当地,成为本地人。
而美国是有自己的核心群体,自己灵魂的,自己的价值取向。
这个价值取向到底是什么?
经常说,美国移民最早是1620年乘坐五月花号前来的。
这个说法,其实并不对,早在五月花号抵达美国之前,依旧有移民抵达了美国。
可尽管不是第一艘抵达美国的移民船,但五月花号却是最早抵达的一批中最重要的一艘。
注意,是最重要,没有之一。
其重要性就体现在其成员所制定的《五月号公约》上。
《五月花号公约》并不长,原文翻译如下:
从这个公约上可以看出以下几点:
1,信仰上帝;2,开拓殖民;3,公平平等;4,自治。
这些,恰恰与五月花号上乘客的身份相契合——清教徒。
清教徒,实际上十六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现,是要求对英国国教(圣公会)中天主教残余进行改革,主张自由,平等,强调的是入世修行,让自己在世间的工作和生活做好,这就是修行。
进一步地从清教徒中产生了创业精神——积极进取,开拓创新,同时拥有回馈社会意识,担当社会责任。
可以这么说,正是因为这种清教徒的思想,才让北美新英格兰地区焕发活力,越来越多的欧洲移民,正是怀揣着同样的思想,踏上美国这片崭新的大陆的,更奠定了美国这个国家核心群体的内在价值观。
这时候,我们再去回顾美国的移民政策,以及特朗普收紧的移民政策。
实际上,美国一以贯之的移民政策指导方针,从未改变过,即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前往美国,给美国经济增长添砖加瓦,作为回报,美国给与这部分人以优厚的福利政策。
最为典型的证据是,工作移民、难民这部分确实是收窄了,可是,EB-5投资移民这块儿,可以带动美国自身就业的部分,移民政策可一点都没有收窄的迹象。
再说通俗点,优秀人才,去美国奋斗,美国人十分欢迎。
指望单纯去美国享受福利,去养老,之前美国经济不错的时候,可能不在乎这点揩油的行为,如今,经济疲软,抱歉,敬谢不敏。
目前美国比较受欢迎的移民方式主要有EB5投资移民、EB-1A、EB-1C、NIW等,以下文章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: